世界各國,機器人教育不斷普及,中國也參與其中,許多國家的中小學教育中,都把機器人教育納為信息技術課程的一個板塊。但是到目前為止其實很多家長一開始都有一個疑慮:為什么要讓孩子學習機器人?不就和玩玩具差不多么?有些家長帶孩子體驗一次機器人教育,覺得就是讓孩子在那搭積木。覺得在哪玩不行,非掏錢在這玩?
其實答案很簡單:學機器人的孩子會在接觸機器人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思考,創造出一個會動的、有邏輯思維的“機器人”,而玩玩具的孩子就是單純的在玩,沒有到思考的層面。
機器人教育正是這樣一種寓教于樂的方式,它可以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四大特點:第一動手能力,搭建機器人是一項協調眼、手、腦并用的活動,可促進小肌肉群的協調和發展,培養孩子們敏捷的形象思維、豐富的想象力、靈活的發展思維。第二跨學科,機器人是跨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教育平臺,通過機器人教育,孩子們能夠學習到數學、物理、工程、機械、電子、計算機、通信、生物等多學科知識。這些知識不是課本上生硬的文字,而是可見可觸的。孩子們可以親自動手實驗,更加深了知識在他們腦海中的印象。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們也可以輕易接受。第三溝通合作,機器人教學很多是以團隊形式展開,不論是學習還是競賽,都是一種團體學習的過程。孩子們之間需要不斷的溝通磨合,包容其他成員的缺點和不足,最后達成統一的意見。第四創造力通過不同的形式,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和運用各學科知識。課堂中不允許老師搭建出作品或替孩子搭建,整個過程都是孩子通過自己的想法去動手搭建,在老師引導下,所有知識點都是孩子自己探索出來的,所有問題都是孩子自己解決的,很好的保護和發揚孩子的創新能力。
機器人教育活動過程中可以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特長,使該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課堂上的各種學習方式更可以使其它相對較差的能力得到提高,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機器人教育下所培養出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力,是其他任何教育方法所不能比較的,經過機器人教育,孩子們把他們對未來的幻想與期盼,融入到自己的機器人創造之中,無形之中,他們就在創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