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少兒編程是非常火爆的,很多孩子都在積極的學習少兒編程,可以說少兒編程好像是一夜之間就突然躥紅了,其實事情并不是這樣的,少兒編程是適應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而產生的,孩子們需要及時學習少兒編程。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隨著人工智能的大熱,在各種補習班、特長班中占據了一席之地。"編程從娃娃抓起”已悄然變成了現實。
“編程就像搭積木”
編程是一個技術活兒,讓孩子學編程是不是“拔苗助長”了呢?在我們這里,豆豆機器人空間站并不是讓幾歲的孩子去學習C語言、Java等工業級的開發語言,而是教授一種名為“Scratch”的少兒編程語言。這種語言是由麻省理工大學專門開發的可視化編程語言,把一段段代碼變成了一個個“積木塊” 學員可以把這些程序塊像搭積木一樣羅列起來,就可以做出屬于自己的動畫、游戲。這種可視化趣味性的操作,很容易吸引孩子。
其實,Scratch也是目前家長們了解比較多的少兒編程語言。Scratch的入門門檻很低,只要會操作鼠標鍵盤,就可以學習。不需要懂英文,也不需要學習各種枯燥的編程語法。然而,Scratch的“天花板”卻很高,可以做出很有難度的作品。如果Scratch學得好,做出一個類似“植物大戰僵尸”、“超級瑪麗這樣的作品也不在話下。
另外,Scratch可以做出不同類型的作品,比如一個動畫,一個音樂相冊,或者是設計一款游戲。正是因為這些特點,Scratch特別吸引孩子。在我們的課程體系里,也都把這款少兒編程語言放在了比較顯要的位置。
這樣的編程,和家長們理解的編程有些不一樣。少兒編程其實并不是為了教孩子學習編程的知識,而是教他們學習一種“計算思維”。少兒編程真正能帶給孩子的東西,是一種思維層面的變化,比如創新能力的提升。我們在設計課程的時候,更強調趣味性。在研發的少兒編程課程里,學習的門檻是小學一年級以上。從Scratch起步,慢慢再到中級課、高級課,從可視化編程工具過渡到Python等在人工智能領域運用廣泛的計算機語言。現在的孩子很小就開始接觸電子產品,的確有一些孩子在這方面有天賦,有的還在上幼兒園,就已經學習少兒編程了。不過學編程并不是越早越好。考慮到學習得太早可能會讓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受挫,還是建議家長等孩子上了一年級之后再考慮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