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強,則國強。
今年的高考作文引起了大家的熱烈討論。除了《紅樓夢》、本手、妙手、雙奧之城,浙江省的高考作文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這是又一次圍繞“科技”、“人才”、“創新”為背景,作為高考選題,可見,科技發展和人才創新在時代發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其實,這類題材作為高考選題早在2020年的北京卷中已經出現,當時是以北斗三號的最后一顆衛星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部署的科技實踐為背景,以此來進行高考作文的創作。
時隔一年,這類題材再現高考卷中,高考作文的選題在一定層面反映了社會關注的熱點,引導的價值取向以及時代的發展趨勢。
人才強國是當前新時代重要的強國戰略。在早前的重要政府工作會議中就提出:到2035年我國要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建成人才強國的戰略目標。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人才的培養已經和科技創新發展牢牢地綁在一起。以科技創新實現人才的培養,以人才的培養帶動科技的創新。科技型人才已經成為了時代發展的重點培養人才。
我們從近幾年國家對科技人才的舉措也可以看出:
01 探索賦予科學技術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者長期使用權制度
02 對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人員給予優厚待遇和精神激勵
03 國家鼓勵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高等學校、企業等采取股權、期權、分紅等方式激勵科學技術人員
一批又一批科技人才的輸出離不開科技教育的重視和推廣,而且這種趨勢越來越年輕化,科技教育,從孩子抓起,漸漸地已經成為多數家長的共識。
科技教育的政策更是屢屢出臺。
鼓勵各地方積極探索跨學科學習(STEAM教育)、創課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
數百所高等院校通過人工智能專業審批
信息科技課程成為義務教育的一部分
中小學開設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
人工智能正式劃入新課標,成為高中學習的必修課
從編程進學校,到信息科技課程納入義務教育,再到2022年的人才創新成為高考選題,可見,科技創新和技術人才越來越被重視,科技教育也將在人才的培養上發揮重要的作用。
科技創新教育,以機器人以及編程課程為主導,幫助孩子們從小認識科技,掌握科技知識和技術,成為國家需要的科技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