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人工智能如此發展的今天,科技產品層出不窮,而在教育領域這塊,更多種類,更多功能的機器人正在不斷地被開發出來應用于教育產業。許多教育機構、企業也不斷地將各種類別的機器人應用于自己的課程中,試圖用新穎的科技吸引兒童與青少年參與到機器人教育之中。機器人教育進入中小學的主要表現在于競賽,開拓機器人教育市場規模通過競賽體現機器人對學生的設計能力、創新能力進行拉動,以模范的力量推動它全面地進入課程設置。
通過學校、少年宮、少科站等單位吸入機器人愛好的部分學生,組成智能機器人學習小組,以學員制進行活動,并可代表地區參加各類競賽活動。這種形式是機器人進入中小學生視野最初、最多,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機器人教育定義把智能機器人技術學習放入綜合實踐活動課中普及,在大中型的城市中非常的普遍,開設情況相對與經濟欠發達地區較成熟。把智能機器人作為信息技術課的內容之一進入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課程。
這種形式正在形成期,教材的編寫、課程的常規性開設正在起步。但是,這無疑會會為信息技術學科帶來新的活力,對今天信息技術教育重軟件應用輕編程開發的局面會有所改善。智能機器人教育作為研究性課程的形式進入中學,由于研究性學習課程越來越受到重視,由于機器人教育的長期性、個性化決定了如果通過研究性學習形式推廣會更有利于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但是由于研究性課程的地位決定的課時不足,以及班額過大決定的組織難度,這都會影響機器人教育的整體推進。機器人教育應用在多數情況下,學生表現出的創新,是他們想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或策略,盡管這些方法或策略對老師來說是早已熟悉的,但對學習者本人來說卻是新鮮的獨特的,是有意義或具有社會價值的,這就是學生的創新。
學生通過親手組裝機器人、調試傳感器、編寫程序、完成任務等活動,可以使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等都得到全方位的訓練和提升。機器人活動還能激發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創造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在開展機器人活動時,了解機器人教育特點所設定的機器人活動主題不但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和趣味性,而且對其問題的解決方案不限定,都是開放性的,對機器人的組裝和編程也不規定統一的模式、統一的答案,上機器人教育公開課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達到同一個目標,完全靠學生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創造。同樣的模塊組裝成不同的樣式,相同的機器人采用不同的編程方式,也使得機器人有了異樣的思維。
要想控制好機器人,必須要了解機器人軟件工程、硬件結構、功能與應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只有掌握了這些基本知識知識,才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構思出巧妙的機器人方案。這一過程是極其富有挑戰性的,最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過程。
機器人教育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引導下以任務驅動進行個性化教育,機器人教育分類因材施教,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因此,機器人教育是培養高素質創造性人才的好素材,是開展創新教育的重要方法。通過舉辦機器人比賽,為我國的中小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創造力的舞臺,有利于激發青少年開發、研制高科技的興趣與愛好。通過研究設計、制作、調試機器人,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了學生的設計能力、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跨專業的綜合應用能力,為全面素質教育的開展,開辟了新路,提供了好教材和機器人教育套件。把機器人教育引入中小學,不僅有利于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有利于探索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的新途徑、新方法;有利于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同時將推動我國智能機器人知識和技術的普及;促進我國智能機器人事業的發展和專業人才的培養;促使新興的智能機器人產業的形成。可以說,智能機器人教育為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了一個可操作性的實踐平臺。
綜上所述,在未來機器人教育會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而行業目前也正處在一個極度變動的情況之下,市場正在逐步淘汰那些一味追求高科技而沒有實際將教育作為自己核心目標的機構。而作為機器人教育,最重要的是動手中實踐知識理論,在實踐中將知識應用于生活本身,落地轉變化具體的一門技能,這都是機器人教育的優勢特點。通過機器人模型的搭建、拼圖的組裝、編程的編寫,不僅可以提高學科的理論知識,還能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思維創造能力使用機器人教育器材等等,對于學習能力和效率的提升有巨大的幫助。機器人教育中,對知識的具象落地和創新再造是機器人教育得以持續發展和推崇的重要原因。我們不能過于追求技術的新型而忽視機器人教育的本質。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創造,培養未來人才,助力社會發展,才是我們發展機器人教育的最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