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曾有社會學家提出這樣一個理論:信息不對稱是大多數沖突的根源。而父母和孩子之間矛盾沖突,大多也是因為信息的不對稱而產生的。年齡差異導致了思維方式和角度的不同,相處之間的“不和諧”,也就由此而生。編程教育是現代社會開發孩子思維的方式之一,那么父母的教育觀念是否需要同步開發呢?
1.孩子的感知力 對于在這樣環境下成長著的孩子們,如何進入他們的世界,讓父母和孩子之間建立更多的連接成了難題。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看,父母在滿足了孩子們的生理、安全等基本需求外,更多的注意力應該放在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實現的需求。而實現這些需求的前提,是孩子能夠對外界進行正確的情緒輸出。學習情緒表達的過程中,父母的表現往往決定著孩子對事件和情緒的認知。不用成人的方式思考問題,而是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問題是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間關系的重要環節。傳達出“我理解你”“我認可你”這樣的信號,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 2.父母的共情力 何為共情力呢?簡單來說就是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也可以說是父母對孩子換位思考的能力。共情的第一步,是感知自己。只有察覺到當下自己情緒的變化和原因,才能夠冷靜下來去和孩子進行交流。第二步,是感知他人,基于自己的基礎去換位思考,父母感受孩子的情緒并進行雙向傳遞,讓孩子感受到愛與被愛。父母和孩子之間,哪怕很難做到100%的感同身受,但只要愿意去理解,就會有超出想象的溫暖。 3.認知和突破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從小學語時對外界的觸摸探索,到后來的觀察和覺知,再長大一些孩子能夠獨立的思考,探索事物的規律,到最后的認知和吸收。在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父母的言傳身教就像是鏡像,反映在了孩子的身上。父母的改變決定孩子的改變,父母的思維影響孩子的思維。從學習態度、到學習氛圍,乃至思維的突破,都是為人父母者帶給孩子耳濡目染的結果。至于應該如何引導孩子,首先是持續的自我學習,保持前瞻性;和孩子做一樣的事情,營造學習的氛圍,在孩子學習的時候放下自己的娛樂活動;蹲下來和孩子交流,慢一點,給他們思考的時間; 最后要把孩子當做成年人,尊重他們的選擇。拋開“中國式家長”的威嚴形象,學會放低姿態和孩子相處,接納并尊重他的行為和情緒。同樣是學習,孩子學的是如何懂得這個世界,而父母學的是如何懂得孩子。共情的同時融入孩子的內心世界,無形中也就拉近了親子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