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除了知識交付以外,更需要育人,需要給孩子良好的思維方式與世界觀。 少兒編程教育,需要給孩子最開放的科技視野、面對未來的思維方式,以及對技術進步的預判與理解。不能止于“簡單化、趣味化的知識交付”。 新一代人才的培養也是決定國家競爭力的關鍵!不僅僅是大學,目前在各年齡段的教育中,都已將機器人教育提上日程。 少兒機器人教育有哪些優越性?
1. 在玩中學習知識樹立信心 孩子是天生的學習者,但孩子們不愿意被逼著去學習太難或過于簡單的知識。 在“玩”的過程中,孩子們探索、體會屬于他們的世界則會更容易掌握知識,無論是書本上的還是課本之外的。 相信通過動手實踐孩子會有一種滿足感和自信心,即使失敗至少嘗試過。搭建機器人會充分發揮孩子的動手能力以及思考能力,讓他們在學習搭建機器人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機器人教育的最大好處就是在玩中學,做中學。 2. 輕松學習枯燥的知識 在搭建機器人的過程中,可能需要用到物理結構以及機械相關的知識,從這些方面對機器人進行優化改造。 在進行實驗時,還需要有數學相關知識,對于機器人運行的參數,你可以任意改變常數值,以達到理想狀態。給機器人加上其他模塊時,比如紅外感應器,電磁感應器,距離傳感器等等,這些傳感器的應用,你必須具備物理以及數學相關知識。 3. 在實踐中體會成就感 讓一個剛剛接觸機器人教育的孩子單獨去搭建一個機器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他們需要反復實踐,花大量的時間動手操作。 在這種一次次成功實踐的過程中,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極大的鍛煉,而且這些成本是非常低廉的,簡單的一次作品,或是一次比賽。從小培養出來的這種成就感會讓他們充滿自信,對他們的人生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4. 發現生活中的科學奧秘 其實,很多現實生活中的結構構造都用到了我們所學過的物理和數學知識。小朋友在學習機器人的過程中,他們會學會思考,聯系實際。 長久這樣,他們就會變得善于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各種奧秘。機器人教育可以培養小孩子的觀察能力,讓他們學以致用。細心觀察生活,把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搬到課堂上來,用搭建機器人的方式讓他們接受一些理論知識,學習到更多課外知識。 5. 主動思考、解決問題 假如要做一個機器人,首先要先有一個合理的構思,考慮到機器人如果遇到障礙物會是什么反映?在道路顛簸時,會改變行走的路徑,這樣在設計時要保障它能夠前進和后退,靈活的改變方向。 機器人教育的本質是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主動思考,學會反思總結,舉一反三,合理充分的運用知識。學習編程,就是讓孩子先人一步,獲取與更廣闊的世界交流的能力!